时间:2024-08-03 发布人:小编 浏览:
视光医生在给孩子做视力检查时,经常会跟家长说起远视储备,这时家长不禁会有疑问,我是带孩子来查近视的,医生怎么经常说远视?远视储备又是什么东东?远视储备有什么用呢?今天就在这里给各位家长一一解答。
1.什么是远视储备?
一般情况下,由于新生儿眼轴还没有发育完全,平行光线经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后,这种屈光状态就是远视,正常儿童在发育的早期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远视。
随着孩子们的不断生长发育,眼球的前后径也随着生长发育而相应延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视力逐渐变好,这称为正视化。
正常儿童都是有远视储备的,3岁左右孩子有300度左右的远视,到了7岁为100度左右,9岁左右就基本是正视眼了。
2.医生为什么重视远视储备?
因为生理性远视的存在,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达标视力是不同的,比如3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为0.5~0.6,4岁儿童可达到0.6~0.8,5岁儿童0.8或者更好,6~7岁儿童视力发育接近完成,大部分可达到1.0。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检测远视储备值,预测儿童是否会有出现近视的可能。如果儿童的远视度数小于该年龄应有的远视储备范围,也就是说该儿童的远视储备下降,这就表明该儿童的眼睛很有可能在朝着近视的方向快速发展,应当引起家长的重视。
远视储备值就像是孩子在视力银行存的一笔钱,孩子出生后的每一次用眼行为,就相当于从账户里面扣钱。当“视力银行”的余额显示不足时,如果再毫无节制地用眼,“视力银行”就会负债累累,孩子的眼睛也就近视了。
3.孩子远视储备下降了怎么办?
远视储备比较低的患儿就需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多参加户外运动,尽量避免看手机以及电脑等电子产品,定期到医院复查“远视储备”,做好预警。
当然,有一定的远视储备是好的,但并不代表有所有的远视都是好的。如果远视度数高于正常范围同样要引起注意。过高的远视度数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视疲劳、弱视和斜视,危害同样不容小觑。
4.给各位家长的提示
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导致用眼过度,再加上户外活动的减少,用眼不卫生等问题,过早地透支孩子的“远视储备”,负债后就成了“近视”,远视储备的透支是不可逆的,因此需节约和干预,尽量延长宝贵的远视储备期。
孩子近视,很多时候跟家长也有关系。部分家长过于依赖孩子主动报告或者是免费的视力体检。
实际上,如果孩子一直都生活在模糊状态下,从来没有体验过所谓的“正常视力”,他是不会主动和家长说“看不清的”。等到孩子自己说看不清了,这时视力问题可能已经比较严重了。
所以,家长应该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在入学前、入学后每年至少做一次专业的眼健康检查,建立眼健康档案。
一旦发现孩子看电视坐得越来越靠前,孩子有皱着眉头、眯着眼睛或者斜着看东西的举动,那么,很可能是孩子有些看不清,需要尽快去医院做检查以做好近视的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