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杏林科普】关于脑瘫,应该跨越的误区

时间:2024-08-20 发布人:小编 浏览:

  一、什么是脑瘫

  脑瘫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是指从出生后1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症,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以及视觉,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临床上可以是患儿突然僵硬,发育迟缓,进食差,异常行为等表现。

  脑瘫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部位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可只累及运动功能,也可累及感知觉和其他功能,还可产生继发性损伤。脑瘫的中枢性姿势运动控制障碍是其核心问题。

  二、脑瘫与智力的关系

  不知道从何时起,脑瘫变成了“智力低下”的代名词,但事实上,脑瘫多影响运动及姿势的发育,仅25%的脑瘫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三、避开误区关爱脑瘫患儿从改变观念开始

  误区1 脑瘫就是智障脑瘫是非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导致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以及活动受限。所以别再说“脑瘫就是智障”,他们比你想象的聪明多了!

  误区2 脑瘫是不治之症“听到脑瘫就像被判了死刑”老思想觉得脑瘫“治不好”,因此没有治疗价值,这种老思想早该out了!临床上脑瘫很难通过治愈率表明其预后,但通过正规的康复治疗,我们的患儿是有机会回归家庭和社会的。即使一些病情较重的患儿,在环境改造和辅具的帮助下,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学习和生活。越早接受治疗,治疗效果越好!

  误区3 脑瘫高危儿就是脑瘫脑瘫高危儿不等于脑瘫,脑瘫高危儿是指婴儿期出现运动障碍,同时具有脑瘫高危因素或脑部影像学异常,但尚不足以明确诊断脑瘫的婴儿。

  脑瘫高危儿处于脑发育可塑性的最佳阶段,可以从早期干预中获得更好的效果,通过早期监测、随访管理、早期干预,可减少或减轻向脑瘫等的发展。

  四、脑瘫康复治疗

  小儿脑瘫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是抑制异常运动发育与模式,促进正常运动发育与模式,防止挛缩和畸形的关键,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控制并发症可以取得最佳的康复治疗效果。

  五、正视脑瘫

  面对脑瘫患儿,家属都难以接受,会感到悲伤与无奈,缺乏治疗与康复的信心,与其谈“脑瘫”色变,不如正视问题。

  有高危因素的婴幼儿,要定期监测,在“沉默期”开始早期干预,把握早期干预“黄金期”;

  对出现发育落后等问题的儿童,应当精准评估,同时积极康复。

  家属应正确认识脑瘫疾病,充分树立治疗的信念,积极配合规范的康复治疗。使孩子们能像普通人一样学习和生活是诸多父母和广大医务人员共同的心愿。

关于我们| 院长信箱| 合作交流|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投诉意见| 网站地图| 管理入口

地址:腾冲市西源街道观音塘社区南诏小区196号 联系电话:0875-5183672 ICP备案号:滇ICP备17007072号

设计/运营维护:国医在线运营发展中心

云南省中医医疗公众服务网·腾冲市中医医院

滇公网安备 53052202000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