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杏林科普】肾病综合征

时间:2024-05-13 发布人:小编 浏览:

  肾脏病在医学界有个外号叫做“沉默的杀手”,一是因为肾脏疾病在起病阶段非常隐匿,难以让人察觉,二是很多人发病的时候就已经是肾病的晚期,出现这一现象是源于肾脏有着强大的代偿功能。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肾脏病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简称为NS)

  1.肾病综合征的概念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简称为NS)是因为多种疾病和不同病因、病理损害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的特点是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不仅影响肾脏功能,还可能引起全身性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为您详细科普肾病综合征的相关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2.肾病综合征的成因

  肾病综合征根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淀粉样变、肿瘤、药物及感染等皆可引发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具体原因需要通过医生详细检查才能确定。

  3.肾病综合征的症状

  肾病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包括:

  1. 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也是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机制,是指成人每天尿蛋白排出量大于3.5g。早期一般不易发现,往往发展到水肿,患者才去就诊。也有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多,高血压、高蛋白饮食或大量输注血浆蛋白可加重尿蛋白的症状。

  2. 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降至<30g/L。NS时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促进白蛋白肝脏代偿性合成和肾小管分解的增加。当肝脏白蛋白合成增加不足以克服丢失和分解时,则出现低白蛋白血症。此外,NS患者因胃肠道黏膜水肿导致饮食减退、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丢失,也是加重低白蛋白血症的原因。

  3. 水肿:NS时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水分从血管腔内进入组织间隙,是造成NS水肿的基本原因。近年的研究表明,约50%患者血容量正常或增加,血浆肾素水平正常或下降,提示某些原发于肾内钠、水潴留因素在NS水肿发生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4. 高脂血症:NS合并高脂血症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高胆固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中LDL、VLDL和脂蛋白(α)浓度增加,常与低蛋白血症并存。高胆固醇血症主要是由于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但是在周围循环中分解减少也起部分作用。高甘油三酯血症则主要是由于分解代谢障碍所致,肝脏合成增加为次要因素。

  4.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肾脏病理检查。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尿液分析、血液生化检查、肾脏超声、肾活检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抑制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情以及医生的建议进行制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争取早日康复。

  5.肾病综合征的预防

  预防肾病综合征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1.均衡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优质蛋白质的饮食结构,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

  2.适量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控制体重:保持正常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

  4.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以降低肾脏疾病的风险。

  5.作息规律:不熬夜,不乱吃药,不憋尿。

  6.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肾脏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肾脏疾病。

  总结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了解其成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于保护肾脏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我们可以有效预防肾病综合征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或身边的人疑似患有肾病综合征,请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我院肾病区设于老年病科,附设血透室,科室常规开展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各个阶段的诊治,拥有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等血液净化技术,能有效实施动静脉直接穿刺、临时深静脉置管,能提供动静脉直接穿刺术、为肾透析临时导管置入术、为肾透析长期导管置入术、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等相关操作技术支持。我们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医疗服务,真正做到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肾脏健康,关乎生命之源,让我们携手共进,关注肾脏健康,传递关爱与温暖,肾内科团队愿与您共同守护肾脏健康,共筑美好生活。

关于我们| 院长信箱| 合作交流|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投诉意见| 网站地图| 管理入口

地址:腾冲市西源街道观音塘社区南诏小区196号 联系电话:0875-5183672 ICP备案号:滇ICP备17007072号

设计/运营维护:国医在线运营发展中心

云南省中医医疗公众服务网·腾冲市中医医院

滇公网安备 53052202000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