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杏林科普】霜降养生:顺应自然,温润滋养

时间:2024-10-23 发布人:小编 浏览:

  随着天气渐凉,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这个节气标志着秋季向冬季的过渡,自然界万物开始收敛闭藏,准备迎接寒冷的冬日。在这个时节,人体的阳气也逐渐内收,养生之道也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注意调养,以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下面是一些养生建议,希望能帮助大家度过一个康健、温暖的寒冬。

  1.保暖防寒,护好阳气

  霜降之后,气温骤降,早晚温差大,容易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等问题。因此,保暖成为首要任务。外出时要适时增添衣物,特别是头部、颈部、膝关节和脚部的保暖不可忽视,对于女性来说,腹部的保暖也是格外重要,这些部位是人体阳气容易散失的地方。建议每晚用热水泡脚20分钟,以疏通足部筋脉,促进血液循环。出门时披上一条温暖的围巾,可以有效防止风寒入侵颈部。多穿长裤,避免露出膝盖,少穿破洞牛仔裤或短裙配薄丝袜。无论室内温度多高,晚上睡觉也要用被子盖好腹部。

  2.饮食调养,润燥养阴

  霜降时节,天气干燥,人体易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症状,饮食上应以润燥养阴为主。可多吃梨、苹果、百合、银耳、蜂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这些食物不仅能缓解秋燥,还能滋补肺肾,增强免疫力。此外可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鸭肉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抵抗寒冷。秋季雨水多,需防湿邪。多吃莲子、薏米、莲藕、山药等祛湿健脾的食物,有助于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也可适当吃一些应季的果蔬,秋季是菱角、荸荠、柿子等果蔬的上市季节,这些食物具有益气健脾、清肺利咽等功效,适合霜降时节食用。同时,要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体内燥热。

  3.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虽然天气渐冷,但适当的户外活动依然重要。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促进气血循环,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运动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出汗后受凉感冒。还要注意的是,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出门注意保暖。

  4.调养情志,平和心态

  随着季节的转换,人的情绪也容易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悲秋情绪。此时,应注重调养情志,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通过阅读、音乐、书法、绘画等方式来陶冶情操,缓解压力,使心情保持平和宁静。也可多到户外运动,换暖色调的服饰等来调节心情。

  5.充足睡眠,养精蓄锐

  良好的睡眠是养生的基础。霜降时节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睡前可以用温水泡脚,喝一杯温热的牛奶或蜂蜜水,有助于安神助眠,提高睡眠质量。

  霜降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节气,它提醒我们要做好从秋到冬的过渡,注重身体的调养与保养。通过保暖防寒、饮食调养、适量运动、调养情志以及保证充足睡眠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季节的变化,保持身心健康,迎接每一个美好的明天。

关于我们| 院长信箱| 合作交流|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投诉意见| 网站地图| 管理入口

地址:腾冲市西源街道观音塘社区南诏小区196号 联系电话:0875-5183672 ICP备案号:滇ICP备17007072号

设计/运营维护:国医在线运营发展中心

云南省中医医疗公众服务网·腾冲市中医医院

滇公网安备 53052202000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