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7-12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夏季来临,又到了每一年“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冬病夏治”是指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调理某些冬天多发疾病,能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其中,在夏季进行灸法对于一些寒性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夏季阳气旺盛,此时天、人气机生发最旺,灸法会出很多的汗,有利于寒湿的排出。夏至之后很快进入三伏天,这时用灸法,效果最好。
所谓的灸法。就是用艾叶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的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灸法的适应范围是寒证、虚证、阴证等,对于慢性疾病和阳气虚寒的人尤其适合。如:寒凝血滞引起的风寒湿痹、痛经、慢些腹泻、慢性咳喘皮肤病、暑湿证等。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等也可以防病保健。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适合在夏季进行的灸法:
1.扶阳附子饼灸法
扶阳附子饼灸,主要利用燃艾的温热力和附子的药气刺激肌肤腧穴,通过经络传导达到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的目的,旨在调养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祛除体内寒湿之邪、恢复紊乱气机、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2.扶阳大灸疗法
扶阳大灸疗法是间接灸法的一种。因其施灸的范围涉及背部膀胱经、督脉、腹部任脉的大多数穴位,故以“大灸”命名。用于久病体弱、虚寒痼疾、慢性肠胃衰弱、中阳不振、肾元不充及一切虚寒衰弱者。
3.温针灸法
是在留针时于针柄上着艾施灸的方法。艾绒燃烧时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发挥针与灸的作用。此法具有针与灸的作用,常用于阳虚寒湿患者及阳虚寒湿体质亚健康人群。
4.三伏灸
在炎热的三伏天施灸特定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预防和减少该病在冬季发作。
灸法虽安全,但是也有明确的禁忌症,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咳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病、皮肤痈疽疮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黏膜附近,均不宜直接灸。患者过饥、过饱、沉醉、劳累、精神情绪不稳时,不宜施灸。(黄婉婷)
灸法地点:腾冲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门诊
预约、咨询电话:0875-5160312
上一篇:CT增强的扫描及其意义
下一篇:市中医医院开展婴儿中药药浴疗效好